一、網絡結構
按照ECS典型的分層分布式結構,基於總線技術的多功能電力儀表數據處理平台采用三層設備、兩層網絡的結構,自下向上分為間隔層、通信管理層和站控層:
1、間隔層,由各種多功能儀表和智能設備等組成,完成就地電氣設備的保護、測量、控製功能,通過現場總線、串口等通訊方式與通信管理層連接。
2、通信管理層,是係統構成的樞紐,處於承上啟下的層次,完成站控層和間隔層之間的實時信息交換,實現與其他係統、調度中心的數據交換以及電氣控製邏輯功能。由於間隔層各種裝置通信規約的多樣性,彼此之間無法實現信息的直接交互,通過通信管理層可以完成通信規約的轉換,從而實現不同裝置之間以及裝置與電氣主站、分散控製係統(DCS)之間的信息交互。
3、站控層,是係統的控製管理中心,完成對整個係統的數據收集、處理、顯示、監視功能,經過授權對多功能儀表等電氣設備進行控製。
在本係統中,多功能電量表、保護測控裝置、多功能電能表布置在間隔層,主控單元位於通信管理層,數據服務器、工程師站等處於站控層,其中通信管理層和間隔層設備分散分布配置,方便了設備的維護與係統擴展。
二、通信接口與規約
主控單元向下可以采用LonWorks、ProfibusDP、串口或以太網等端口與間隔層組網,允許各類多功能儀表和電氣設備的接入,向上可以采用以太網或RS-485端口與站控層連接;支持各種常用的通信規約(如Modbus、DL/T645、IEC60870-5-104等標準規約)。
三、隔層與通信管理層間組網方式
間隔層與通信管理層之間的組網方式又可以細分為兩類:
1、麵向電氣間隔的組網方式,是根據廠(站)用電係統主接線分段,基於地理上的就近原則,對各種智能設備進行分組組網至對應的通信管理機;
2、麵向過程的組網方式,是根據發電廠發電控製流程,將與熱工控製流程緊密相關的6kV、400V廠用電中的各種電動機的保護測控設備、開關測控設備等組成一個或幾個組,其他設備再組成另外一個或幾個組接入通信管理機。
本係統采用的是麵向過程的組網方式。假設CSC211屬於熱工相關裝置,A2000與DTSD341是電氣相關的裝置,它們分成兩組分別接入兩台主控單元。
四、係統軟件
多功能電力儀表數據處理平台係統軟件采用組態軟件開發。組態軟件在站控層的開發環境中能夠以靈活多樣的組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戶開發界麵,其預設的各種軟件模塊可以方便地實現站控層的各項功能。
利用組態軟件開發了本係統的如下功能:
1、以圖形方式展示係統的網絡結構;
2、采集並顯示各種電氣量的數據(包括畫麵監視、實時曲線、曆史曲線),可以存儲、查詢和打印;
3、自動對用電量進行統計,生成電度日報表;
4、對前置數據設置數據係數與偏移量;
5、對電源中斷、係統時鍾同步故障、網絡通信及接口故障、軟件運行異常等故障實時報警;
6、在數據服務器與工程師站之間同步數據等。
本係統操作平台采用WindowsXP。需要說明的是,組態軟件不僅可以在Windows平台運行,還可以根據需要在Unix平台運行。因此該係統支持跨平台的主站係統,能夠實現混合操作平台,必要時數據服務器和工程師站可以分別運行在Unix與Windows平台以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
近些年隨著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在變電站與發電廠電氣自動化係統中各種多功能電力儀表(如保護測控裝置、多功能電量表、多功能電能表等)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多功能儀表不僅可以一表多用、同時測量多個重要的電氣參數,而且可以通過其通信接口來實現對測量值的監視、處理和自動控製等功能。
在生產現場不同的多功能電力儀表都需要接入監控、遠動等信息處理主站,然而目前在用的多功能儀表生產廠家、出廠時期、型號繁多,它們的通信接口和通信規約不盡相同,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能夠對不同介質、不同規約設備的信息進行統一管理的平台。總線技術由於其係統結構高度分散以及對現場環境適應性強等特點,在廠站電氣自動化係統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采用這一技術有助於實現不同類型多功能電力儀表的組網。